- 游戲類型:賽車競速
- 游戲語言:簡體中文
- 游戲大?。?/span>959.00MB
- 游戲制作:SCE
- 游戲發(fā)行:SCE
- 上市時間:2009-10-08
- 標簽:
- 操作系統(tǒng):Win7 x64, Win8 x64, Win10 x64
- 更新時間:2015-09-09
配置要求 | |
操作系統(tǒng) | Win Xp/Win 7/Win Vista |
---|---|
運行環(huán)境 | >=DirectX 9.0 |
CPU | Intel Core2 Duo E4600 @ 2.40Hz / AMD Athlon 64 X2 Dual Core 5000+ |
內存 | 2 GB |
顯卡 | GeForce 8800 GT / Radeon HD 3870 |
硬盤 | 4 GB |
游戲畫面&音效
剛剛進入游戲,玩家便可以看到速度感極強,具有十足視覺沖擊力的CG,畫面清新而真實,CG的表現(xiàn)效果也不由得讓人聯(lián)想到即將在PS3上登場的GT賽車5。(31注:CG截圖不清楚,所以沒有發(fā),抱歉拉)
進行簡單的設置后玩家即可開始游戲了,實際畫面效果感覺不像E3宣傳時那么好,也許是我的錯覺也說不定。狗牙(鋸齒)感覺有點多,但是都不明顯。比賽賽道刻畫得十分細膩,由于是專業(yè)賽道,長時間比賽留下的輪胎印跡清晰可見,十分真實,地面上的一些涂鴉還是不清楚,也許是機能問題。比賽環(huán)境采用了柔和的渲染風格,無論是飛馳于專業(yè)跑道上,還是穿梭于意大利的小巷中,游戲中的風景絕對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游戲中的汽車的光澤十分得自然,如果貼圖等方面再認真一些就可以以假亂真了(當然,由于機能限制不可能那么精細)。游戲特效方面,汽車排氣管處發(fā)出的絲絲火花,輪胎磨擦冒出的煙霧,既不是滾滾濃煙那樣夸張,也不是一縷細煙那樣敷衍,一切都是那么得恰如其分。畫面的整體效果非常的柔和。
游戲設置了很多鏡頭,第一人稱的,車內視角的,車外視角的等等,比較可惜的是車內視角,當切換到車內視角時玩家們會驚喜地發(fā)現(xiàn)周圍的樹之類的裝飾物全消失了(31:全部都被我們砍了,滅哈哈),而且鋸齒會變多,這讓人略感不爽,車內視角的整體效果還不是那么的不好,頭頂?shù)暮笠曠R和車側面的后視鏡都可以看到后面的情況,而且不打折扣哦。
十字鍵/搖桿:車輛拐彎
○鍵和×鍵:車輛加速
□鍵:剎車
△鍵:倒車
L鍵:向后看
R鍵:手剎器
Start:打開暫停菜單
Select:切換視角
漂移技巧
剛開始練習的時候車輛可以選擇一輛中等馬力的后驅車比如350Z并且關閉車輛輔助系統(tǒng),并且要選擇手動模式,為了能輕易使后輪打滑,可以用最低級的輪胎,并且前輪比后輪高一級在入彎前一定要減速減擋,入彎速度不需要太快,在打方向的時候可以輕點手剎,然后馬上踩油門,接著反打方向,繼續(xù)踩油門,直到車頭指向出彎方向時回正車輪漂移時間的長短完全取決于你對反打方向的控制以及油門的配合,這點需要樓主在實踐中慢慢的摸索。
查看車速
改裝的話要把那車設為我的最愛不過不能改馬力,只能改避震硬度、回彈,輪胎的外露尺寸什么的關于最高速是變速箱的變速比有直接關系馬力再大變速比不行,速度也不行的,并不是馬力大就跑的快,GT系列的車和賽道的數(shù)據(jù)全是依據(jù)現(xiàn)實當中的數(shù)據(jù)得來的,誤差很小,可以想象GT里的車和現(xiàn)實當中的車跑的是差不多快的比直線的話還是布加迪吧,布加迪是加速和最高速最快的,但布加迪太重了,接近2T,影響操控 記得那鈴木的那啥車(4WD,車輕,大尾翼,馬力大)操控蠻好的。
最快車輛推薦
價格50萬左右 注意一下NISSAN的車里有一款橘黃色拉花賽道版的Z33,我記得是二十萬,很不錯啊!
賽車里面F1方程式最快量產(chǎn)車里面威龍最快
雪鐵龍有一個20000的車,有布加迪的話,能到420
奧迪的R8 Race Car
暫無